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

『捐工』的意義

『捐工』的意義
弘化懷幼院 創院長/林玄啟

  用「捐工」這個名詞是首創。之前,沒人用過。

  比較早期都稱「義工」,近年來受歐美的影響,改用「志工」二字,台灣目前則「義工」、「志工」兩個名詞通用。

  為什麼「3500捐工協會」要成立時,我建議他們用「捐工」這名詞呢?本來他們也是要從俗用「志工」二字,因我的建議改用「捐工」這名詞。因為我從事社會服務工作三十多年來,深刻感受:「志工」或「義工」在社會上不是很受尊重。甚至於只是被認為做些「打雜的」或去聽人隨便使喚的,遠遠不如「捐款」或「捐物」的受人尊重。所以,我想應該比照「捐款」或「捐物」之例,改稱為「捐工」。讓人認識到「捐工」的重要,應該受到與「捐款」「捐物」的人,同等的尊重,甚至於要更受尊重才對。

  其實,在「捐款」「捐物」「捐工」的三種善行之中,捐工是最困難、最不容易,也是最了不起的付出。捐款、捐物只要有愛心、善心、熱心、誠心、真心,人到財物也跟著到,把它捐出來就OK了!甚至於就近到郵局劃撥或銀行轉帳就行了。「捐工」則不然,除了同樣要有愛心、善心、熱心、誠心、真心之外,還要捐出時間、體力、腦力、號召力、領導力、組織力,並要忘掉身分(放下身段):

一.時間:做一次,最少須要三、四個小時,甚至於一整天、數十天...。

二.體力:清水溝、除草、修理房舍、搬運物資、油漆房舍等在在都須要體力。

三.腦力:做任何事他都得知道如何做,才能做得好、做的快,這是須要腦力。

四.號召力:經常要做的事,不是少數人即可完成。時常必須幾十人甚至於幾百人,如果沒有號召力,如何能找到幾十人幾百人呢!

五.領導力:如果沒有領導力,幾十幾百人來了,如何去分工,去領導他們,又如何順利完成工作呢?

六.組織力:像啟建一場大法會,千人以上誦經。籌備工作十分繁雜,諸如寄發上萬份通知、填寫十萬八萬張蓮位、祿位、會場佈置、佛經書、花果、張貼蓮位、祿位、排桌椅、準備幾百桌供品及幾千人午晚餐、交通秩序、十萬斤供品轉贈,環境衛生清掃、、等等。如果沒有組織能力,如何能把五、六百位捐工做妥善安排,分工合作,如期圓滿完成一場法會呢!

七.忘掉身分:公司董事長、老闆娘、總經理、有錢人、村里長等,一投入服務工作,都忘卻自己身分,掃地、清水溝、洗碗盤、、通通甘之如飴。

  以上,像這樣的「捐工」者能不受最大的尊敬嗎?

  茲略舉『3500團隊』為例,用來說明以上所列條件之不假:

  3500到弘化捐工已經十年了!因為長期觀察,發現3500團隊,很有活力、生命力、辦事能力又超強。所以建議他們成立全國性社團法人,以擴大延長對社會的貢獻。果真於2010年5月正式成立,真開心!他們到弘化可以一次號召百人,把七棟樓房加七間連棟二層樓,短短五個鐘頭全部油漆完畢,很令人驚奇!

  又在人煙稀少濱臨海邊的弘化,主辦園遊會,不賣點券、不募款,自行號召攤位,免費請客。結果,人潮一年比一年多,今年引來約五千人的盛況,擠得水洩不通!玩得不亦樂乎!如果3500捐工協會,不具備上述七條件,能辦得如此盛況嗎?

  『捐工』能做到如以上的例子,能不令人肅然起敬嗎?故改稱捐工,不亦宜乎?所以,最後我要呼請大家把「工」捐出來!呼請3500捐工協會帶頭開風氣之先,號召3500人以上一起把「工」捐出來!造福社會。有人或許沒財、沒物,但每一個人都有「工」,就把「工」捐出來吧!也就是把時間、體力、腦力...捐出來!捐得越多,對自己生命的提升,越好!做,就知道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